第三百九十七章 茫然-《在北宋的幸福生活》
第(2/3)页
“主菏,这几日我有些私事要处理,县衙事务,又要劳烦你了楚质微笑道。
“辅佐知县本是下官之职,不敢称劳。刘仁之说道。
“话是没错楚质轻笑道:“但再过些时候,反过来也说不定呢。”
惊讶中携带着一缕惊喜,刘仁之心神有些恍惚,差点忍不住询问楚质此话何意,幸好门外衙役进来汇报说有人前来拜访知县,刘仁之醒觉过来,才不至于失态。“主菏。以后县衙,就拜托你了似有所指。楚质微笑而去。留下惊疑不定的刘仁之苦苦思考,心情起伏,喜忧交加;
客厅之内,楚质欣然说道:“杨兄来了。有失远迎,恕罪
杨承平还礼,口称不敢。当仆役奉茶退下去之时,见旁下无人。却而恭喜道:“大人高升。却未来得及祝贺。才是失礼
其实,对于那些有背景,人脉强悍的士伸巨贾来说,时时刻剪关注汴京动态,那是他们的生存之道。而且出于合作原因,杨承平也比较留意关于楚质方面的情况,自然比许多人更快了解此事,也明白了楚质邀请自己前来的目的。
果然。寒暄几句,楚质直接切入正题道:“杨兄,想必你也知道,再过些时候,朝廷应该出卜一、前来接管敌田,你我!间的约契,也只能到此为止,要向杨兄言谢,多得杨兄之肋,才使县衙库房丰裕,得以济助百姓,其功却不彰显,实在是对不住杨兄赤诚之心
“不敢,若不是大人点拨。杨某哪有这个心思,况且,此事对于我来说只是轻易之举,却因此而获利菲浅,心中惭愧不安杨承平说道,经过几次试探,发现楚质真的不了解自己贩卖私盐的事情。他自然为自己的小人之心而觉得羞赧。
“杨兄是商人,逐利本是自然之事,何须觉得不安,只耍心存仁念,时常接济贫困,也是功德善事。”楚质笑道,知道杨承平颇具儒商风范。没少做回报社会的事情。也不用自己多加劝说。
客气几句,杨承平起身告辞,相约来日再来拜访,只不过地点改为汴梁城中。
时间一日一日过去,流言也慢慢平息下来,一则是见到楚质依然在任。没有任何离去的动身,二则是该知道的人也收到了风声,没了再谈论的时间,忙着邀请楚质赴宴。废话,六品的京官,不管是否有实权。也足够令人羡慕了。
花花轿子人人抬,又没有结下化解不开的深仇大恨,谁知道以后会不会有求助人家的时候,不抓紧时间联络结交下,难道真要等人离职升官再去啊,那时不要说黄花菜,就是热气腾腾的茶水也凉了。
人寒盛情相邀,楚质也不好意思拒绝,可谓是日日宴饮,最后实在是忍受不住,称病推托之后,才得清静片剪。但却是闲不下来,要知道赴任的时候自然是轻车简从,但回去却做不到了无牵挂。
情感方面的不用说,一个多月了,却未见沈瑶从应天返回,只能再观望几天,如果还是不见,那唯有捎信留言。这才是让楚质觉得心绪紊乱的地方,本来以为还会在任两年,有许多时间解决他们之间的事情,不想天不从人愿。打乱了全盘计划。
还有些琐事,比如西泠印社的安置问题,也不算难以解决,许久了。自然招到几个颇为忠心的掌柜伙计,留给他们打理就好,实在不行的话,全部转移到汴梁也可以,反正就是几套模具,还有一些伙计而已。半艘船只就可以装载运完。
第(2/3)页